近年来,吉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让绿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吉林模式”在白山松水间全面开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省林业和草原局在生态建设以及东北虎豹保护方面又有哪些新举措、新方法和重点工作?
本期中国吉林网“京吉交互云直播”邀请了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祁永辉。
直播间内,祁永辉首先就东北虎豹及野生动物保护话题与网友进行了热烈讨论。
祁永辉说,“十三五”期间,我省在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吉林省是野生动物资源大省,现有陆生野生动物445种,约占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的17.7%,其中,东北虎豹、白鹤、中华秋沙鸭等旗舰物种是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目前,我省野生东北虎、豹由2014年27只、42只,分别增长到现在的37只、48只;白鹤每年春秋两季在吉林停歇觅食数量平均在2000多只(占世界现有种群数量的一半以上),停歇时间长达4个多月;中华秋沙鸭春季在吉林停歇觅食繁衍数量达190多对,该种群世界仅存1000多对,大部分生存在中国境内。
“今年,我们将以保护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为中心,重点做好保障野生动物种群安全、强化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切实巩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效能提升等方面工作。”祁永辉说。
我省是湿地重点省份,全省共有湿地近百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左右。聊起“湿地保护”的话题,祁永辉侃侃而谈。
祁永辉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湿地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五年间,我省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湿地保有量保持稳定。目前,《吉林省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各项量化指标都已全面完成,其中,全省“自然湿地保有量”为87万公顷,全省“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47.1%,实现了规划既定目标。
同时,通化哈泥湿地成功申报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全省新晋升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处,新批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3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新增湿地有效保护面积6382公顷。
“十四五”期间,我省自然湿地有效保护率要达到50%以上,保护和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3处,开展省级以上重要湿地基础设施建设20处;新建湿地类型自然公园3-5处,建立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科研监测体系和科普宣教体系,湿地保护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谈到今年我省林(草)业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工作,祁永辉首先给出了一组数字:
完成森林生态修复200万亩。
后备资源培育152万亩。
退化草原治理20万亩。
退化湿地修复15万亩。
祁永辉说,今年,我省要深入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推进消灭国省级公路铁路和重要流域的“光杆路”“光板河”。同时持续开展长白山林地清收,推动重点区域森林生态植被恢复。并且全面加强草原湿地生态修复,促进生态脆弱区域环境质量提升。
“我们将按照《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美吉林行动规划(2021-2030年)》擘画的生态建设蓝图,突出抓好林草“修复、保护、发展、治理、保障”五大体系建设,推进林草现代化进程,加快美丽吉林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吉林林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祁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