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吉林省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工作专班(扩大)会议在长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现场推进会精神,系统部署全省“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工作,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会议指出,当前全省“三北”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完成攻坚战任务366.1万亩,占工程规划任务的47.8%。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发布总林长令,完善责任体系;统筹林草、财政、交通等多部门协同作战,累计投入23.97亿元实施41个生态项目;创新“用材+经济”混交林模式发展特色产业9.4万公顷,带动2万余村民增收。下一步,将在项目统筹、资金拨付、管护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深化攻坚。
会议强调,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是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工程建设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稳产的战略意义;二要坚持科学治理,严格遵循“以水定绿”原则,将科尔沁沙地作为核心阵地,构建三级治理格局;三要严守质量生命线,建立立项、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五重质量管控体系,实施企业黑名单制度;四要创新长效机制,推行先建后补模式,划定基本草原生态红线,拓展“林草+”新业态;五要强化协同联动,破除行政壁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会议要求,各地要强化专班攻坚机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杜绝“无地可用”消极思想,主动谋划后期项目;要保障资金落地,省级资金已按进度划拨,各地须确保拨付率达标,严查截留挪用;要实施挂图作战,确保2027年前完成六期规划70%任务,2030年实现全面收官;要形成立体宣传矩阵,大力并有深度地报道治沙典型,弘扬新时代“三北精神”。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吉林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力筑牢北疆生态屏障。当数百万亩治理区延伸为立体防护网,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绿色奇迹,终将成为美丽中国最生动的吉林注脚。(赵冷冰 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