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发布>行业动态>地方动态

院士专家学者齐聚通化,共商林下山参标准体系建设

 8月10日,在第十五届东北亚博览会——第八届长白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举办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及30多位行业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产业界人士齐聚通化,聚智聚力,召开林下山参标准研讨会,共同探讨构建科学严谨的林下山参标准体系,助推林下山参确立质量标尺、树起价值标杆。

林下山参生长周期、产量有限,具有稀缺性且药用价值高,但长期存在生长年限判定困难、人工干预边界模糊、质量安全指标不统一、加工方式各异以及各地标准差异显著等问题,制约产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信任的建立。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林下山参标准体系势在必行。

会上,与会代表深入剖析了当前林下山参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为该体系必须立足林下山参的独特属性,涵盖科学的生长年限鉴定方法、清晰的人工干预界定与分级规则、以核心药效物质和严苛安全指标为支撑的质量标准、统一规范的加工工艺以及可互认的权威鉴定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介绍说:“此次主要是研讨林下山参质量标准和名词术语这个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到林下山参的标准共有38个,标准层级不同、标准内容不尽相同,现有标准客观科学证据不足,具体怎么执行、按照什么标准执行对林下山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我国人参核心产区,通化市此次联合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及国家级创新平台,牵头组织此次高规格研讨会,充分彰显了地方政府携手顶尖科研力量,推动人参产业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本次会议为未来制定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林下山参核心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显著提升“通化人参”及“长白山人参”的品牌价值与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通化市全力推动林下山参产业在全省率先突破,探索实践“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的林下山参“四好”发展路径和“良田、良种、良法”的园参“三良”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林下山参“四好”下足功夫,从种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让通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参聚集地”。

“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升林下山参的标准让它更加科学、客观、合理,真正的反映林下山参本身的品质,为市场和使用人群提供更加客观的标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长孙晓波说。

林下山参标准的建立不仅将为人参产业规范化发展和品质保障筑牢基础,更将进一步强化“通化人参”品牌核心竞争力。(李铭 孙鑫 何禹洁)

--------------------------------------

初审:战玉民  复审:程莹  终审:孙金生

  •  
    关闭
    X
    林业厅政务微信
    X
    林业厅政务微博
    X
    林业厅手机二维码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