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发布>行业动态>地方动态

通化县:小蓝莓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地处吉林省东南部的通化县以蓝莓发展撬动乡村农特产业,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1万亩,占全市67%,预计2024年,通化县蓝莓鲜果产量6800吨以上,产值1.7亿元以上,助农人均增收1.2万元。经过20多年发展,蓝莓已成为富民增收的“大产业”,为推动乡村振兴增加新动力。
  龙头企业带动蓝莓产业创新发展
  2020年2月26日,通化蓝莓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化县85%的蓝莓种植面积在光华镇。依托龙头企业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光华蓝莓特色小镇,并向兴林、四棚等周边辐射。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蓝莓全产业链公司,居吉林省首位,公司集蓝莓生物育种、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于一体。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蓝莓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生产示范工程”,并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标准的企业。2012年公司被环保部评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截至今年,公司建成了7600亩蓝莓种植基地、1.2万吨收储基地、4000吨产品深加工基地、每年400万株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蓝莓品种涵盖了我国北方地区所有的优良品种,选育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新品种“蓝星”“蓝韵”,申报的“蓝莓遗传育种与创新利用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和“蓝莓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获省教育厅和工信厅批准立项建设,为长白山区蓝莓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产业链条支撑,提升了长白山区蓝莓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导向指引蓝莓产业共享发展
  县乡及职能部门牵线将企业与种植户连接起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领航,群众参与”的两位一体乡村振兴模式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村党支部+贫困户”三种合作经营模式。经过20余年的气候检验与技术深耕,通过外出学习、资金支持、实践检验,蓝莓比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益高出很多,蓝莓种植户非常认可。2017年—2024年,光华镇蓝莓种植面积从4842亩增至8850亩,增长82.8%。县乡及禾韵公司共建长白山有机蓝莓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中国蓝莓高端品牌。禾韵公司获“长白山蓝莓”国家地理标志称号,成为我国山区高效特色农业典范,带动20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公司种植和收储加工从业人员2500人,年工资支出4430万元;土地入股农户年均分红354.5万元;包保贫困户648户1198人,年均分红86.3万元;与9个村集体合作,年均分红50.8万元;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48家,发展蓝莓种植基地3400亩,为农户节省投资272万元。
  投资合作促进蓝莓产业开放发展
  近年来,通化县成功申报国家级“互联网+”农产品试点县建设后,加大冷链仓储和网络销售能力建设。投资200万元更新冷藏设备,改造3个蓝莓冷链车间;投资80万元建成“悠果乐园”天猫店;投资40万元引进、培育电商人才,利用抖音等新兴业态拓宽销售渠道。目前,80%鲜果销售,20%加工成蓝莓干、蓝莓酒、蓝莓汁等。与地利生鲜、华润、中粮、鑫荣懋、西域香妃等国内大品牌合作,销售至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年销售额达1.5亿元。与安慕希合作,签订3000吨原料果订单,拓展了市场。(沙海霞任泳吉)

  •  
    关闭
    X
    林业厅政务微信
    X
    林业厅政务微博
    X
    林业厅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