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生态文明>林苑文学

龙湾晨曦 鸟雀奏响和弦

 当晨雾还未散尽时,林间便响起清脆的鸟鸣。抬眼望去,那些挂在枝桠间的小木盒子,像被风儿吹落的松塔,又似森林缝在绿绸缎上的棕色纽扣——这是吉林龙湾吊水壶景区用林间拾来的木片和桦树皮做成的鸟巢,也是为鸟儿们亲手搭建而成的一个个遮风避雨的家。

景区护林员总在巡山时揣着袋子,捡拾被山风折落的松枝和倒木中自然脱落的木片,它们在巧匠手中变成带着松香的小屋。无需精密的仪器测量,老师傅的手指就是最好的标尺:拇指宽的缝隙恰好通风,掌心大小的门洞正够鸟儿进出。每道木纹里都睡着阳光与松涛的记忆,每个细节都熨帖着景区和员工的温度。

漫步在栈道上,不知细心的你是否会发现,每隔一段距离,木质栈道往栏杆外就延伸出一块同样质地的平台,上面还撒着金色的小米,那是为鸟儿们准备的爱心早餐。鸟儿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这里自由觅食,享受着这份来自龙湾人的善意与温暖。这样的场景,不仅为栈道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也成为了人们心中一道温馨而美好的风景线。

春日的某个清晨,有人发现第一个鸟笼里铺上了煦暖的稻草。盛夏暴雨来袭时,浑身湿透的白头鹎抖落水珠钻进木檐。秋霜染红枫叶时,南迁的太平鸟在巢边徘徊,像旅客告别驿站。最动人的是冬雪封山时,木屋顶积着奶油般的雪团,里头却传来雏鸟细弱的啾鸣——这些朴素的木质鸟巢,不知何时已成了生命的家园,默默守护着森林的年轮。

如今的吊水壶景区越发清亮了。啄木鸟笃笃的鼓点敲落松毛虫,山雀清亮的啼叫惊走害虫。清晨的薄雾里,二十多种鸟鸣在木巢间流转对唱,奏响自然的和弦,连瀑布溅起的水珠都跟着打节拍。游客们常举着相机屏息等待:看斑嘴鸭掠过水面时,翅尖点开涟漪;听伯劳鸟的啼叫如何被晨风揉碎,洒在郁郁葱葱的林间。

夕阳将木制鸟巢的影子拉成长长的五线谱,归巢的鸟儿是跳跃的音符。这些用零碎木片拼凑的小屋,或许不如精雕的工艺品完美,却让整片森林有了心跳。当最后一道余晖拂过瀑布时,某个木制鸟巢里传来幼鸟的梦呓——那是龙湾写给大自然的情诗,每个音符都沾着松香与星光。(王宇)

------------------------------------

初审:常宇  复审:程莹  终审:孙金生

  •  
    关闭
    X
    林业厅政务微信
    X
    林业厅政务微博
    X
    林业厅手机二维码
    快速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