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十月正是丰收的季节,轰隆隆的收割机在田地里忙碌着收玉米、水稻,粉碎的秸秆直接还田,这美丽的景象好似一节跳动的五线谱,奏出丰收的乐章. 它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同冬一样迷人。我们不是常说秋天是金色的吗?的确,她像田螺姑娘一样,为农民带来了成熟的果实。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四方顶山下的家乡石道河镇,亲眼目睹了秋收,并登往四方顶山寻找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它可以是一盘外焦里嫩的锅包肉,可以是静谧神秘的龙湾,可以是唯美的吊水壶,可以是香味浓稠的干豆腐,当然,也可以是一把软糯香甜的圆枣子,吃出四方顶山脚下“最辉南”的味道。
圆枣子,大藤本,嫩枝有时有灰白色疏柔毛,老枝光滑;髓褐色,片状。属多年生藤类木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森林深处。圆枣子的别名有不少,有称小猕猴桃、软枣子的,也有称软枣猕猴桃、野生猕猴桃、藤瓜的。辉南是圆枣子的故乡,圆枣子外皮翠绿,却没有猕猴桃一样的“毛毛”,吃的时候无需剥皮,一口一个,酸甜可口,绵软的口感令人回味。也正因为圆枣子的内里,长了与猕猴桃相仿的籽,或许才被不少人叫做“不用剥皮的猕猴桃”。
并不是大多数辉南人都吃过圆枣子,即便是一个快递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特产的现在,仍有不少辉南人叫不出圆枣子的名字,皆因这小玩意儿不好运输,用方便袋拎着,也很容易碎在你挤我、我挤你的碰撞间,圆枣子都是野生的,因此,早年间能够尝到这一美味的,大多是农村孩子。野生圆枣子的颜值很一般,表皮绿得不那么匀称,偶尔会掺杂斑点,个头也不大,也就是一毛钱钢镚儿的大小,可越是不起眼儿的,越能甜出故乡的味道。在口齿间那么一咬,立马爆浆,圆枣子的灵魂涌进味蕾,让你欲罢不能地伸出手,去抓下一个。有多少人,儿时曾品尝过奶奶、姥姥、妈妈亲手采摘的圆枣子?在水果匮乏的年代里,它真真儿地就是幸福的味道,浓郁,无可取代。
圆枣子是珍贵的野生果中之王,被誉为“世界之珍果”。圆枣子均生长在土壤肥沃的原始森林,其鲜果每年8-9月成熟,是一种浆果类藤本果树。
圆枣树的地下根系庞大,有人切开成年树发现潺潺流出的汁液,此汁液民间流传着一定的药用功效。闻之有淡淡的味道,品之则略微酸。在山里偶尔会有上年破坏性的采收或收集汁液导致下一年切口不愈合并不断流失树液,树下形成了一个浅浅的水坑,周围长满菌类。次年养分流失无力坐果,这也就证实了圆枣树采一次休几年的说法。
圆枣子,亦称野生猕猴桃,具有抗癌、减缓皮肤衰老的功效,属野生绿色果品。果实为椭圆形,长约三公分,直径1.5公分左右,果肉细腻,果味甜美,是难得的野生绿色果品。果有强壮、解热、收敛之药效。但不宜多吃,易引起腹泻。
因此,圆枣子还走出了国门,在世界很多地方安了家,英文名“Kiwiberry”也成为更通用的名字,身价倍增。像不像在大都市打拼时名叫Mary、Tonny的你,过节回家帮爸妈扒苞米、秋收时,回归成了二丫蛋子、铁柱子?便于运输的“Kiwiberry”,终究还是口感生硬,需要“捂”一阵子,才能变得微甜。远不及山里原汁原味采摘的熟透的,正当时,是亲情的味道。别看圆枣子个头不大,却是隐藏的维C小王子,一个就能满足全天的维C需要。仗着与猕猴桃是“亲戚”,它还有个洋气点的名字——奇异莓,它富含微量元素,让身体分分钟喝饱“水分”,淋漓畅快。现在吃圆枣子,时机正对,野生的,养殖的,各有各的优点。
有人说,今年的“十一”,过出了春节的味道。有钱没钱,回家过节。以后的每一个秋天,愿游子们都能回到家乡辉南,在圆枣子的滋味里,重拾昔日真情。
初审:常宇 复审:程莹 终审:郑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