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本地人,我对龙湾其实也很不熟悉。二十年前很小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十年之前去过一次,去年去过,今年再一次。以前也不觉得家门前有什么好景色,山清水秀,如此而已。可是这一次,我感觉她的美丽了。
因为前一天开会的长途劳顿,感觉很疲惫了。一路昏昏沉沉,进了金川才醒过来,忽然觉得空气分外清新,路两旁森林绿得可爱。然后就一直置身在这翠绿之中,不知不觉心中清净许多。
按照有经验的同事设计的线路,驱车先到三角龙湾。进得山门,过了不长的甬道,沿阶而下,眼前豁然一片碧水。正渴望接近时候,大姐忽然说起脚下这一段台阶,是走走就会点脚儿的。细细一品,果然如此。那水泥台阶虽然修得又宽又大,却每一步都感觉倾斜,仿佛自己两脚长短不一。大家也觉得有趣,笑声一片。
近得水边,那一湾碧水,清澈清凉之极,不由不为之心折。我心里怦然一动,知道今天会有不同的感受了。于是仔细看,用心体味。想想前几次来时又带了相机,又呼朋唤友,只想玩得好,却忽略了这自然奇观默默传递给我的讯息。原来不是这景色不够好,实在是我的悟性不够好,没有看到她的妙处。
入口西侧葫芦台的山峰有石阶四百八十八级,通往通天亭。因为去年来时已经攀过了,今次就直接上了游船。泛舟湖上,看那碧波微漾,山石嶙峋,树木郁郁葱葱,怪石险峻奇绝。
据说我们船下水深有百米之深,因此虽然清澈,却也看不到底。只是那一泓碧绿,绿得人心醉神驰。忘记了这三角龙湾已经在海拔800多米高了。湖四周全是山,那山上的森林绿得极为放肆,嬉笑着我们这班俗人。湖面上的野生水鸟,果然悠闲自在。展开翅膀时,抖碎一片虹。崖上有几只鹰,虽还幼小,眼神却也甚是傲慢。水中的鱼儿,游得比船还快。或许只有这些深山之中的生灵,无人打搅,无欲无念,才能活得这般自我。
仰头望天,天也蓝得出奇。云朵不多,点缀得恰到好处。那天空的颜色虽然和湖水不同,却都是一样的深邃。深吸一口空气,清新到足底。我暗想若能在这如画一般的仙境久居,也不知能多活几百年。
到得对岸,拾阶而上。山上先有一个熊舍,畜养着两只熊,一只黑,一只棕。熊的邻居是几只梅花鹿,不细说。再往前是个拓展运动场,之后是十数个硕大的木制摇床。走得有些累了,在这摇床上躺下歇息,一边是百年古木,一边是无尽苍穹。
歇够了,折返去一条岔路,就是旱龙湾了。上次来也曾经过,却不知竟是,枉自错过了。那旱龙湾毗邻三角龙湾,却在更高海拔。也是硕大的一个火山口,却是在这龙湾群之中唯一没有水面的。一片绿草深长,是片湿地。我登了高台,俯瞰旱龙湾全貌,以弥补上次失之交臂之憾。心里反复念着湿地乃是“地球之肾”这一句。 回到船上,这次是去湖心岛。岛名同心,上建一亭名“灵新阁”。在亭中游走,四面清风,周身清凉。亭下有一棵残树,色彩古黄,光滑圆润,孔窍玲珑,也不知经了多久沧桑。可喜建亭之人有大爱不曾铲去,又可喜革命者和游人不曾毁坏。亭下巨石上零零星星也依稀可见有某某人到此一游字样,幸好不甚多,也不甚清晰。这岛其实是个百余米高的花岗岩石柱,也是火山喷发而形成。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匪夷所思。传说三角龙湾原名黑龙潭,系一条黑龙兴风作浪,故而女娲用此石柱镇之。这是传说,或有附会之嫌,且听之,且信之。
再乘游船返回入口码头,就要离开了。回头一想,偌大的龙湾之周,也不曾见个烟蒂纸片。童心一起,倒想起抽烟来了。于是找到吸烟处,一边看船上游人大呼小叫,欣喜惊叹,一边微笑,暗想不虚此行。
到停车场取了车,约十分钟就到吊水壶景区。这个景区是沿一条响水河游览两岸山水,中间有一帘瀑布。有两种走法,为节省体力,我们选择的是自上而下。
我总觉得心情会影响视觉。今天发现上次来又忽略了细节。就在入口不远处就有一株古树,粗约两围,里面赫然有个树洞,一人多高,阔可容两三人。不少游人欣然入内照相留念。我担心那树禁不起诸多践踏,不忍进洞,驻足看了一会。树上有牌,说明树种树龄,我只记得大约有两三百年。此后沿途古树多多,珍稀树种亦多多,不加详述。这是辉南原始森林保护得好,为此中午当浮一大白。
渐行渐远,脚下尽是木板制成的栈道木桥,沿河两岸依山取景而建,蜿蜒曲折,水雾蒸腾,林荫茂郁,转得几步便有一景。极少人为修饰,多是造化之功。任谁来游,也要说美得奢侈。山外虽酷暑之时,此地却清凉沁脾,真是神仙境界。我们上次是秋天来,遍山树叶都变了颜色,红、黄、绿、白、黑,花色相间,眼花缭乱,端的漂亮。是以又有“五花山”之美名。
我在一棵古树下面看着介绍,抚摸着这颗大树,忽然就想起缘分二字。今天我能在此与你相遇,焉知不是你已经在此等了我两百年?你想对我说什么?还是只为我能抱你一次?我若擦肩而过,不曾看你一眼,你会不会难过?我会不会后悔?两百年前我是谁?我在哪里?你在哪里?再两百年之后,你还会不会继续等候,等到我领悟那一天?那遍山的古树,你们在等谁?你们等到了吗?他们经过你们身边时,可曾领悟?可曾看你们一眼?你们如此沉默,这谜题如何解答?
我再不敢掉以轻心,一路仔细观看。这山中有无尽的花草蕨菇,鱼鸟山珍。若是在山外,随便哪一种拿到市场,都可算奇货可居。可惜多数游人只顾着看些人文山水,呼吸点清新空气,没有几人去仔细品味这些小生灵的大意蕴。
来不及细想,耳中已听得瀑声,吊水壶瀑布到了。这瀑布是火山爆发后,河床受张力断迭而形成,宽约10米,落差约6米。垂珠溅玉,如烟似雾。瀑布左侧另有一处流泉,自悬崖中间凌空泻下,像茶壶中的水从壶嘴中倒出来一样,故此得名“吊水壶”。
我私下一直认为这名字取得不好,还不如叫吊水湖。这瀑下流水清澈见底,夏日犹冰凉刺骨,水珠飞溅,雾气蒙蒙,沁人心脾。到得冬天,冰雕玉琢,晶莹剔透,玉树琼花,也是奇观。不过冬天我还不曾来过。
瀑下有桥,桥下又有一瀑,疑是人力而为,但也可能是山石冲刷而至。在桥下洗了手,感受一下这清凉。更有识趣的人,在河水中镇了啤酒,寻了宽阔去处,大快朵颐。只盼他们走时不要遗漏东西,记得收拾干净就好。
或许是开发时多考虑了些商业,也或许设计者也起了童心,在河上建了几座索桥。又还细心,桥畔注明载重若干,限行几人。索桥是足够坚固,但是走在上面也摇摇晃晃。我等既然来了,当然不能放过,于是合力晃得那桥波浪起伏,总有女伴娇嗔,又拾得一片笑声。
最下游一座木拱桥,左岸是经过萨满图腾林通往吊水壶景区下游出口的,右岸是通往大龙湾的生态沟。桥下有个小池,里面有许多红色黄色的游鱼,据说叫做虹鳟鱼。龙湾鱼因为生在冷水之中奇寒之地,生长极慢,故而味道极鲜。不过不常捕到,所以在景区左近吃到的鱼,较少是纯正的龙湾鱼。但即便是放养的所谓龙湾鱼,也较之水库鱼塘之鱼,美味许多。
因为我们要向右岸走,故在此先说一下左岸。那萨满图腾林,一共有十五根图腾柱,上面雕刻的神像形态各不相同。萨满教我并不熟悉,只听介绍说这里的图腾各有来历,亦多有游客许愿求平安、求姻缘的。过了图腾林,沿程亦多有风景,直到出口,表过不提。值得一说的是,吊水壶景区内设置了很多音箱,播放一些民乐,与这自然美景相得益彰。音箱都是做成小动物的形态,惹得很多小朋友在此合影留念。
至此算是走完了吊水壶景区,可以从下游出口上公路了。因我早想走一次这条生态沟,体验一下真正的龙湾生态之旅,故此坚持要过桥翻山走去大龙湾。还好,有三位哥哥与我同行。其余自忖体力不支的,不肯走这十三里树林,就都上了车,驶向大龙湾。我们打听了一下,说是大约要走一个半小时。我们四人自认脚力过人,拔脚便走。
这条生态沟还没有正式开发,只是铺通了木板栈道。间或在山石险峻之处,铺设石阶。路长号称十三里,我们用了五十多分钟,除了中间休憩几分钟,算来平均走到7迈的速度。这当然算得很快,但是我并不主张看见这文章的人来了也如我们这样急行军。因为第一不必像我们这样追赶同行的伙伴,第二也委实辜负了这自然的一片苦心。我在上文说过,来此仙境,当留意寻觅那有心生长的生灵,莫要失之交臂。
这一程生态之旅我说了数次“不虚此行”,多是因心中的领悟。因那自然的妙处,不是具象的风景,难以用语言描绘。也许画家或者语言高手可以,总之我却不能。且说一说已经被标记的景致。一处曰“寒窨”,这寒窨果然厉害,只是半米多深的一个小山洞,即使在盛夏,也可见冰雪,寒气袭人。这当然不可谓不奇,但我是见过世面的人,并不大惊小怪。两年前小峰同学要开发小龙湾,我们在永丰露营时,我就亲眼见过。那时正值八月,山外汗流浃背,山中宛如深秋。当时梁兄说他们的啤酒嫌路远不在后河中冰镇,而是就近冷藏,说山坡上挖一锹就见冰茬。我想这八月天气,万万不信。不想拿了锹跟他去找啤酒,当场就惊得我目瞪口呆。
那小龙湾也是高山之中的一处自然美景,却是未经开发的处女景观。我曾围着小龙湾走过一周,这是大部分地球人没有的经历。啊,话题扯远,就此打住。
因为考虑到行路之人的疲惫吧,路上建了两处木亭,一则可以歇脚,二来也可避雨。我们在一处略一休息,继续前行。不多时到了大龙湾。因为这岸暂时船没有来,就沿着栈道散步。
大龙湾也是一湾碧水,清清亮亮,一样的清澈,一样的深邃。而另有一样,胜在人文。这里有一座古刹,也是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坐船到对岸之后,在码头沿水前行,来到那古刹之前。这古刹我二十年前曾来过一次,印象中当时只是一座小庙,叫做龙潭寺,寺中只有一个僧人,也许有我没看到的,最多不超过两个。那僧人似乎连经也不会念的,只捏了一小串念珠,见有人来,口中只反复念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之中,至少还念错了两个。呵呵,不说了。且说二十年之中,只随吉林电视台来演出时到过,还是在山门之外搭台演出,从此再无缘来过大龙湾。如今这寺庙早今非昔比,建得高大巍峨,雄伟壮观。导游说明这古刹曾在文革时遭到破坏,后来重建的。我楼上楼下转了一回,看见雕梁画栋,壁上画得有八仙的兵器和牛羊狮鹰头像人身的战将,工笔甚细,栩栩如生。二楼左侧正在扩建新一间大殿。两层楼的大殿之中,建有各种神像,有财神,有观音,有天尊,还有甚麽公公奶奶。楼下回廊之下,两端也建有神像,左侧的似是济公。各处烟缭雾绕,香火旺盛。各种偶像皆有来历,导游也一一介绍。我们不是跟团而来,也没细听。左侧殿厢房之内,有一妇女正做手工,也卖各种香火和旅游纪念品。我走到右侧殿,看见却是“宿舍,闲人免进”。想这诸多神灵竟能各享膜拜香火,而相安无事,且与人类安然共处于邻里之间,果然是大胸襟。我正自好笑,却见右侧殿中走出一个年轻道士,手里拿了一个物事,挺长的线,却没看清是手机还是MP三儿。那道士也不斜视,见了我,收起那物事,向左侧殿方向略望一眼,径自走开。
往山门走时,看见几个人在路下边围观,一问,果然是看见一条蛇。山中有蛇并不足奇,但是我来得多次,也未曾看见。也就过去看。那东西卧在一块黑石上,与黑石一样颜色,几乎分辨不出。后来一个淘气的人接近,它竟下水去了。在水中身体摇摆,只露头在外,游得也甚快。不大功夫,穿过桥底,望山上爬去了。我眼见那东西这时却变成一段红一段黑,又和山上的树叶难以分辨。真是奇妙的生灵。旁边朋友说,只要不去招惹它,它也不会来惹人。我心想,我们来游玩,他们不得不退避,也是不情愿的吧。
一摸袋中烟盒已空,忽然感觉疲惫了。于是走出山门,结束旅程。甫到停车场,立时觉得热浪迎面扑来。加上几台大型旅游客车会车阻路,几辆车上的游客各自找自己的车,就显得热闹非凡,与山中清凉之境恍如隔世。想想也罢,终归是个凡人,在仙境中游览再久,也须回到凡世;再多憧憬,也须实践;再多留恋,也终要离开。我虽是俗人不配她,但我来了,领悟了,爱了,已让龙湾知道我的情怀,她也已印在我心底,不虚此行了。
午餐虽然晚,却有龙湾鱼。(刘宝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