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五月春风,好友一行徜徉在龙湾杜鹃花林。山奇水秀,云淡风柔,花浓似酒,杜鹃鸟的声声啼唤,绕过沟壑山林,远远近近,美哉醉哉!
拨开龙湾杜鹃花的浓郁,一行人如约驱车,直奔小诗妹的山乡酒家,履行今天行程的第二计划:访诗妹品赏山珍。
龙湾奇山秀水是家乡大美。山珍同媲风景,同样是家乡舌尖上的大美。山菜堪为山里奇珍,家乡小饭桌上的一绝。
说起山菜,热情好客的山里人立马打开话匣子,个顶个地都会扳着手指如数家珍般给你数落个没完没了:
刺嫩芽(刺龙芽)提高免疫、增加食欲、改善情绪;刺五加补中益精、强筋骨;山糜子具有解热镇痛、补铁补血、抗衰老的功效。大叶芹散寒解表,祛湿止痛降血压;婆婆丁(蒲公英)消火解毒去痈;大脑瓜还叫小根蒜,调皮的孩子们还叫它大脑蹦。健脾开胃,助消化,防脱发。看见了吧,我们山里人个顶个的红颜黑发,姑娘俏小伙俊,应有小根蒜的功劳啊!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镇咳抗炎的功效。猴腿可以驱杀蛔虫、收敛止血;黑木耳补气血、清肠胃;山苞米通络解臃;榛蘑、元蘑、猴头蘑、长腿蘑……滑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祛风活络、强筋壮骨。
春季一到,漫山遍野的山菜应季萌生,挎篮子的山里人从来都不会错过这极好时光,采来了洗净了,除了自家饭桌上享用,还摆放到集市,一则满足忙于工作进不得山的上班族,二则也换几个钱填补家用。
商机不误,勤劳智慧的山里人搭起塑料大棚,让山菜活跃在冬季,精心研制了刺五加茶,晒干了山蘑菇黑木耳,包装精良,让大山里的宝贝走进城,走进千家万户,开发了经济,富裕了生活,山珍又成了城里城外沟通交流的纽带。
大山处处宝,山菜口口鲜!
来龙湾不赏杜鹃花缺憾,不亲口尝尝山珍野菜更是缺憾。
……
路坦车快,谈笑之间,写得一手好诗又擅长经营的小诗妹茶兰香,笑语盈盈,早早的站定在自家酒庄前,印在脸上的两个酒窝深深地透着山香。
进得屋来,整洁素雅的小酒馆彰显着山里女主人的精练强干。捡了一个偏静的桌坐定,一壶矿泉水泡的刺五加茶带着主人的热情摆到桌上。茶没呷几口,香妹子双手托盘轻盈地走到桌前,嘴里甜甜的菜名跟了上来:
“刺嫩芽炒土鸡蛋,肉炒猴腿。”
一股清鲜的味道和着穿窗而入的山风,袅袅缭绕。
“据说,这刺嫩芽炒鸡蛋曾登过大会堂国宴。厉害!厉害!今天口福不浅”。福生边嗅着清香边说。
服务生也跟着转了过来:
“酱蘸刺五加、柳蒿芽,干炒龙须菜”。
“小根蒜凉拌婆婆丁,榛蘑炖土鸡。”
“鲜蘑肉丝,地鲜皮土豆丝汤……”
清一色的山珍野菜花样翻新接二连三摆满一桌,两屉山芹菜馅的发面包子搅着香味摆到正中,一瓶乡窖老烧起瓶,瞬间,又是一股特有的酒香带着乡情香韵飘满小酒店。
众人举筷跃跃,一木兄开言:
“且慢。美酒佳肴,焉可无诗?本人自报奋勇桌长是也。”
一盘龙湾鲤鱼张口问候着远方来客,鱼头正对着“学者”。
“本桌长规定由此开始,口不离山珍,诗不离山菜,美酒不离山情。何也?”
一行人举手通过。
诗中素有枪手美誉的福生捋须沉吟:
“老夫抛砖引玉了”。
“木耳人参刺五加,山鸡野兔炖林蛙。常听溪水村前过,遥指桥头小妹家。”
话音刚落,顿时换来一屋子的掌声。
一轮酒过,政军诗盈杯满:
“可赞山珍刺老芽,逢春众采入千家。清香美味甘君口,莫叫孙儿不认它。”
“够可以啊,这是要吃到下辈子去了。”
一木挑指高赞。
频频杯下,子义诗随山珍清醇淡香:
“鹅黄翠柳笑春风,南岭西坡野菜生。背篓踏青山里路,牛娃远处放歌声。”
“好!”
小酒馆里又是异口同声。
……
夕阳绯红,彩霞斑斓中小车行驶在返程路上。
“早去早回、早去早回……”布谷鸟的叫声穿透山谷钻进车窗,似在挽留又似在远送,叫的人心平添了几分温温酸酸的情愫。龙湾的杜鹃,山乡的奇珍,小妹的热情……真的是走也不舍,回头贪念。
我转头看看沉吟在山珍乡味中的诗兄诗弟们,又转头窗外,路两旁的树似乎也情缕脉脉的频频摇枝弄首。心中笃定:明年的杜鹃节,一定再来相见!遂腾出一只握方向盘的手,推推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满腹经纶的老夫子沉石:
“再来首陈人杰的《沁园春 问杜鹃》”(倪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