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小时侯,闲暇时与邻居王大娘结伴上山是最不可缺少的活动了。挎上篮子从家下一个大陡坡再爬上一个大陡坡,五、六分钟就搞定了。在家抬眼就是对面的山,在山上抬眼就可以看到家,登高望远般住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真要感谢爸爸安家落户时选定这里。
人生过半,我的心还没有走出大山,相信此生也走不出大山了。无数次地问过自己,最契心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答案:不在远方,就在家乡这深邃的山、甘甜的水和正走向特色化国际化的生态露水河小镇子里。也只有家乡的山水和四季风光能满足我不断膨胀的身心相悦且不惊不扰的恣肆和原味感。
承载一颗心的底气,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和走向的不过是小家大家里的那些温暖的、倔强的、希望的部分。我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北京,在走进了故宫帝王寝宫、园林,亲眼见了稀世珍宝古代名家书画,登上了长城好汉台后,我远行的心就此搁浅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随着人生阅历的堆积,越来越喜欢在诸多的习以为常的一景一物里去发现。不同季节里,越去观察就越发敬畏自然和生命,每一个小生物都是那么精致,甚至越发感觉自我生命的卑微与渺小。越投入就越沉迷,尤其是在独自旅行的寂静里,我与自然万物间似乎有了一种深入骨子的默契。我蠕蠕地爬行,虫子般亲吻着一张张白宣,在理性清零与不断自我格式化里删繁就简,力求扶起自己的灵魂,是家乡的人和家乡的水滋养着这颗爱自然的心,让梦想的翅膀慢慢丰满强壮,当我时不时站远审视自己时,竟然有了如伯牙高山流水遇子期的欣喜,再也不想走出大山了。
小时是上山采摘当玩,现在是上山玩顺路采摘。最早采的要属春天的冰凌花了,这个爱好一直延续到现在,总得找那么一两次机会去山上看看,哪怕一朵也不采回家,也算是了结早春割舍不掉的心思。冰凌花接近尾声时,接下来陆续能采的就是山韮菜、大叶芹、猴子腿、牛毛广、广东菜……我小的时候还没有人采刺五加呢。应季时,“收牛毛广、猴子腿咧!”总有外来人沿街空嗓子一声接一声地叫喊着,后来是就是用大喇叭替代人的叫喊声了。因为牛毛广干货多出口日本,价格较贵,家家采来新鲜的晒干后大多也不舍得吃,就等着“收牛毛广”的声音,好给生活增加点额外的收入。邻里饭后串个门唠会儿嗑,张口说的问的大多就是今天采了多少,或是东家问问西家比比,看谁家牛毛广卖得钱多。
小时每年会一连采两三次老牛挫、黑瞎子芹,攒多多的,妈妈就给做小豆腐吃。妈妈白天上班,做回小豆腐一忙活就要两三天才能吃到嘴里,起早贪黑地插空当,又是摘菜、又是烫菜、又是剁菜、又是磨豆子一样样地推进。待做好了满满一大锅小豆腐,左邻右舍的一家一小盆地送,有时是我和妈妈分头去送,有时是我一个人送,就是为了尽量赶在人家饭头送过去,好让邻居吃上热乎乎的小豆腐,送完了等坐下来吃饭时常常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现在想来,王大娘领我们几个孩子上山,那不每次都像结伴去野游般?不管去采什么我们都在悄悄地比着,看谁第一个采到,然后就在附近分头找着,有说有笑。一年年下来也就大体知道哪有什么,到季就直奔目的地,有时早了还没有长起来,有时晚了一步被早行的人采了。秋季若赶上连雨天蘑菇就烂了,一场小雨后蘑菇胖乎乎的,像一把把小伞下都藏着一个小精灵般,不禁把人带进了童话的世界……每到周末急忙完成作业就急切地去过把上山的瘾。如今,那些记忆已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了,王大娘也去世六年了,可常去的那些山间小路还是熟悉的样子。
当很多人感叹再也找不到过去山的感觉时,我家对面的山,那些小时就印刻在脑子里的一棵棵大树还都矗立着,似乎没看出什么变化,仿佛树没长而我却不知不觉地已走进了中年。
父母是1973年来露水河的,那时我才两岁。父亲的工作是在企业最大的木材生产单位制材厂当车间锯工。他边工作边琢磨,如何让长长的各型号锯片料号大小适中,妈妈是在爸爸的指导帮助下学会锉锯的。自小记事,每天晚上我们家都会有“当当当”铁锤敲锯片的声音传来,那是爸爸在琢磨给锯片上料的适中度,然后教给妈妈。最终妈妈成了企业为数不多、技术较好并小有知名度的锉锯工,1990年后妈妈月收入2,000元应算是较辉煌的工作经历了。影响我最深的是爸爸的钻研精神,每天都有要做的事、要学的东西,现在想想还是想不明白,怎么工作了一天不知累吗?如今爸爸已74岁,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练字背棋谱,常常是晚上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端书,边看棋谱边摆棋局,那里的奥秘和快乐我不懂。2016年企业的象棋比赛爸爸还得了个人第四名,团体第一名好成绩。他说要不是大意轻敌,第二名才是他正常水平。参与活动让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满心活络起来。悄悄地还真佩服他那股子来者不惧的博弈底气。
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也成了一个喜欢安静、擅于自学并有了书法绘画嗜好的人,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倔强和韧劲,一心就想给此生一个较满意的答复。私以为最有底气的支撑力就是勤奋好学又不乏悟性和灵性,这还是要感谢对我们严厉几近苛刻的爸爸。
爸爸强压式家教导致我富有了自觉、敬业、奉献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一步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了能力和底气,当工作需要会头拱地尽心尽力,力求将当下水平发挥到极致,在不同层次的平台上经得起检验。多做少说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因为我想做不言什么却自带精神的人。
时间稍纵即逝,经不起浪费。步入中年的我成了一个静静的与时间赛跑的人。除了成长、发现和感受美好,似乎别的都吸引不了我的注意力,我只需要跟着天气和节气捕捉家乡山水的自然美。近几年每逢周末,我时不时就来场想走就走的小旅行,在家乡以脚步丈量就可及的原始森林间,地地道道地享受着雅趣与闲适,疏缓着工作及生活压力,低廉的支出、健康的方式,拥着一颗忘记年龄的如初升太阳般的童心收获着最大化的快乐,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开心呢?(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