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九月九,又是一年佳重阳,在传统节日中,这一天被冠以敬老节。传说中登高去病,这一日又叫登高节。天乐九成重用九,神霄高处即登高。
在桦甸、辉南、靖宇三县交汇处,这里有“九月九登顶子“一说。这个”顶子“,便是四方顶。
四方顶高,山势巍峨通天隅; 八面风景,奇树繁花誉海外。临近每年的九月重阳,来这里赏秋望远的的老人特别多。为这里“生态原始、奇石怪树”所萌发出来的超自然物象所叹服。去思考,去审视人生的哲理。
这是一棵老花槭树,越遇秋霜越是红。它开枝散叶,粉红色翅果如天使般随风飞舞,去往远方。它的丰富内涵,老人们心里都能深深的体会到。
“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伴落花来。”气势磅礴,连绵不绝的龙岗山脉在长白山脉中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而就在这条“龙”的腹部,茫茫山岭之中,四方顶子如怒海狂涛中的一叶孤舟拔山而起。乘风破浪,秀甲一方。
这次来四方顶子,正逢重阳九月九。在丛林尽染之中,顶上万棵秋树,又显别样风情。红枫似火、白桦成霜,椴枝垂紫、柳叶飞黄。朽木婀娜萌酒态,啼莺唱晓舞泉香。
一抹枫红,看万山红遍、风光如画,橡木斜出,槭树萌态。经年的风削雨剥,轮回的寒雕雪塑,在这火样金秋里,各自演义出不同的仙姿佚貌。应和朝霞一片火红,揣摩灵兽龙腾虎跃。感知到凤凰的浴火重生。茅洞玉声流暗水,顶端花色见重阳。千般丽质,难用一笔轻描。鹤梦禅心,一帘诗语难倾。我的一位笔耕同行,已经深深地迷恋了四方顶子,她把四方顶子叫作“顶子”。在她的认知世界里,四方顶子上的美,再好的词语也难描绘出它美丽的真容。她只是用她的相机,无数次地闪烁着那美丽的瞬间。
那种红,很难用朝霞、晚辉、霓虹、残阳、流丹来形容。那种红似乎是从忠骨中迸发出来的殷鲜血色,在寒风冷雨的余威下伸展出来的火热豪情。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这不仅让人忆起八十多年前,英勇的抗联战士在这里与日寇进行的一场殊死战斗。这里曾经一寸山河一寸血。那些挥舞着的劲枝红叶,就是一张张战书。昭示着一个民族不屈外辱、视死如归的决心。
披红溢彩的四方顶山。承接了天地山河之间的祥瑞,乡烟暮雨间的情怀,是一座能激发创作的碧洗云山。有时略显冷傲,是因为他曾经经历了那段悲壮的卫国抗战史。更是一座英雄山。在这祥和的重阳节里,望远抒怀,不忘初衷,不忘先烈,我们砥砺前行。(陈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