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生态文明>林区民生

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馈社会

  辉南县样子哨镇太平沟村有这样一个人,他潜心经营林木事业,带领乡亲邻里一同致富;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带头发展生态事业,他就是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吉林好人"的陈秋。

  陈秋是个实在人,几十年间,他在经营林木产业的同时,时刻惦记着家乡父老,他的林场内招收的职工均为周边乡邻,其中许多都是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人。不会干,陈秋就手把手教:"有的人身体不好,生活有了难处,我就让他们到苗圃来,做一些轻松的活儿,也不要啥任务量。"林场70名员工里,长期工20人,年收入在4-5万元;临时工50人,日平均工资100元。

  "陈秋就像我们的家人,在他这我们每天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这份工作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村民李明说。

  几年来,陈秋一直默默资助着4名学生,每人每年定期资助500元学习费用,样子哨镇庙前堡村的王阿姨的女儿就是其中一个。王阿姨与女儿相依为命,陈秋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探望,除了资助孩子学习费用外,还为母女俩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这让王阿姨感激不尽:"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资助,他给了我和女儿希望。"

  在助人为乐的同时,陈秋不忘回报社会,"不能光自己好,得为社会干点实事",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

  村里原来有一条上山的路,泥泞不堪,居民上山十分困难,尤其冬天,积雪覆盖,居民上山还要在上面铺上几层干草,年轻人上山都十分费劲,更别说老年人了。陈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着一定要修一条让居民骑着电动车也可以上山的路。他找到村干部,说了自己的想法,拿出十几万元积蓄,资助村里修了水泥路。看着来来往往的电动车,陈秋开心地笑了。

  为了能让居民在冬天出行更安全,他自购机具,连续5年帮助人和堡、太平沟等5个自然村(屯)义务清理积雪。在大烟筒屯与福禄沟村交界处,老人们经常会在饭后来此散步、打牌,可这里紧临马路,十分不安全。陈秋又自掏腰包为老人们修建了凉亭,并买了象棋、扑克牌等供老人们休闲娱乐。

  陈秋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在辉南县样子哨镇6个村,栽植红松、山核桃、樟子松等林木1.03万亩,并将其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和村集体。他还主动挑起技术员、护林员重任,帮助巡林、育林。在他的影响下,众多乡邻纷纷加入植树还林、发展生态产业行列中。

  “看见家乡能变美,看见百姓能受益,我不管多累多苦,都心满意足。”简单的话语,体现了陈秋的善良与担当。(吴宣霖)

  •  
    关闭
    X
    林业厅政务微信
    X
    林业厅政务微博
    X
    林业厅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