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直属单位>红石国有林管理分局>机构设置>资源概况

红石国有林区资源概况

  自然环境

  红石国有林区森林经营面积、木材蓄积及森工企业经济效益均居全省同行业首位。鸟瞰红石林区,山峦起伏、群峰竟秀,茫茫林海、万木峥嵘。宛如玉带般的第二松花江纵贯南北。丰满、白山和红石水电站的库区—松花湖、白山湖、红石湖如三颗绿海明珠镶嵌在红石林区的翡翠山谷之中。优美的自然景观,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象征着物华天宝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筑了一个休戚与共的人和环境。绿色的宝库、富饶的矿藏和特产资源,为云集至此的创业者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地利;雨量充沛、气候温宜,使森林沿着理想趋势顺行演替。国家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为振兴这片沃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天机。

  一、地理位置

  吉林省红石国有林区位于北纬42°34′至43°17′,东经126°51′至127°44′,南北长约81.9公里,东西宽约68.8公里,辖区总面积为342591公顷,现红石国有林区总经营面积为299396公顷。红石国有林区地处吉林省中东部,长白山麓北部边沿,位于桦甸市境内,横跨桦甸市、靖宇县。东以富尔岭为界与敦化市相邻,南以松花江为界与泉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隔江相望,西与三岔子林业局和桦甸市林业局相接,北以漂河岭为界与白石山林业局和蛟河市毗邻。国家大一型森工企业红石林业局、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红石林业分公司及吉林省红石国有林管理分局局址设在海拔275米的桦甸市红石镇。

  二、地形地貌

  红石国有林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形复杂,为明显中低山区,平均海拔650米。东部和北部分别由富尔岭和漂河岭构成,海拔在450—1274.4米之间,西南部由太平岭和龙岗山脉构成,海拔在240—1000米左右。山体上部坡度较陡,坡度为20°—35°;山体腹部坡度为10°—15°;河谷平川地坡度多为5°—15°。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东北部与白石山林业局交界处的南土顶子,海拔为1274.4米,最低点在梨树林场北部二道松花江岸边,海拔为240米。

  红石国有林区地势特点是支脉多,河流多,沿江砬子多,山势陡峻,地势复杂。辖区内主要山岭有三家岭、太平岭、龙岗、富尔岭、漂河岭、黄泥岭等,这些岗岭多系长白山脉和龙岗支脉的分支。

  三、 河流水系

  境内主要河流为第二松花江和二道松花江及其支流。二道松花江从红石林区东南部边缘流经二道沟林场、老岭林场,由红石林业分公司批洲林场南部注入第二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流经红石林区98.5公里。辖区内主要河流有木其河、色洛河、板庙子河、加级河、万里河、那尔轰河、苇沙河、会全栈河、金银别河、头道至五道溜河等。河流宽者四、五十米,窄者仅二、三米,河流最深处不超过三米。因两岸有森林植被的保护,河床牢固,虽然河道较窄,但水量充沛,从不干涸,很少泛滥成灾。这些河流是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三大人工湖的主要蓄水源。红石国有林区不但森林资源丰富,同时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对“三湖”水库起着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

  四、 气候条件

  红石国有林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干燥寒冷,常年多西南风。年平均气温为3.9℃左右,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为-18.8℃,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为22.5℃,年积温为2854℃。初霜为9月20日左右,终霜为5月15日左右,无霜期约125天。全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左右。全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五、 土壤

  红石国有林区属于东北中部针阔混交林暗棕色森林土及白浆土地带。由于受地形、气候、植被、成土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土壤分布及成土过程有着明显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地带性土壤是在阔叶林下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形上经腐殖质积累和弱酸性淋溶而形成的暗棕壤和在台地及缓坡上经白浆化过程而形成的白浆土;非地带性土壤是草甸土和沼泽土。暗棕壤占全区总面积的87%,白浆土占5%,草甸土占6%,生草森林土占1%。

  红石国有林区内土壤共分为暗棕壤、白浆土、生草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等五个基本类型及典型暗棕壤、暗色暗棕壤、白浆暗棕壤、草甸暗棕壤、潜育暗棕壤、粗骨暗棕壤、白浆土、棕壤性白浆土、草甸白浆土、潜育白浆土、生草森林土、草甸土、层状冲击性草甸土、泥炭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等15亚类。

  六、 植被

  红石国有林区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林木组成以阔叶林为主。在海拔较高或人烟稀少地区尚存在少量原始针阔混交林。二道松花江两岸及其它坡度较大的地方以柞木林为主。沟谷多以水曲柳、胡桃楸林居多。阔叶林中树种组成以椴木、色木、柞木、榆木为主,伴生少量的红松、云杉、臭松等。该区下木为花楷槭、黄花忍冬、榛子、东北山梅花、刺五加、悬钩子、胡枝子、鼠李、珍珠梅、柳叶绣线菊等。地被物为毛缘苔草、山茄子、铃兰、百合、升麻、宽叶苔草、木贼、酢浆草、羊胡子苔草、黄花菜、蚊子草、唐松草、荨麻、莎草及各类蕨类、苔藓等。经初步统计,全区主要木本植物有26科85种,主要草本植物有55科281种,蕨类植物有11科19种,苔藓植物有4科6种,菌类植物有8科10种。

  本区主要受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暖潮湿,无霜期短,昼夜温差较大。从林分角度看,绝大部分为次生阔叶林,针叶林极少,针阔混交林有一定数量的分布。虽地形变化复杂,但植被却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是河岸灌丛、芦苇等禾本科、莎草科植物;在海拔300—700米为阔叶林带;在海拔700米以上是针阔混交林带。

  七、 野生动物

  红石国有林区内的森林、草甸、湿地分布广泛,第二松花江蜿蜒数十公里流经全境,河流、溪水密布,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三湖”流域植被繁茂,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存、繁衍环境。据初步统计,辖区内共有野生动物3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4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1种,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白头鹤、丹顶鹤、白尾海雕、金雕、玉带海雕、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鹤、黑鹤;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有原麝、马鹿、猞猁、棕熊、猎隼、秃鹫、雀鹰、鸳鸯等。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有278种,如中国林蛙、狍子、野猪、水獭等。

  八、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金、银、铁、铜、铅、锌、锑、硅石、硅藻土等二十余种,尤以金、铁、银储藏量大、品位高、分布广而闻名遐迩。其中黄金储量约60吨,是国家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产量居全国第八位;铁储量约9000万吨,是吉林省四大铁矿基地之一。

  •  
    关闭
    X
    林业厅政务微信
    X
    林业厅政务微博
    X
    林业厅手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