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中心 时间:2020-06-03
2017年,吉林省林业厅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第五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为中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林业数据资源整合,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扎实稳妥推进信息技术在林业各项业务中的应用,逐步完善建设标准、数据平台、应用管理、运维服务等方面建设,努力开创吉林林业信息化发展新局面。
一、完善全省智慧林业顶层设计,逐步健全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一)明确林业信息化智慧发展方向。整合吉林省林业厅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智慧林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吉林省林业厅智慧林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省智慧林业建设的发展战略、重大举措,全省智慧林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3个工作组,综合协调组、资金管理组和项目推进组,形成各组长单位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分别牵头开展相关职责分工任务的合力推进全省智慧林业工作格局。
(二)研究起草全省智慧林业顶层设计方案。编制了吉林省智慧林业建设(暨局省共建示范项目)顶层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对未来吉林省智慧林业建设和推动局省共建示范项目实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组织开展智慧林业系列标准起草制定工作。配合全省森林一张图项目建设,研究起草智慧林业系列标准制定计划,并按年度林业信息化标准制定计划,完成地方标准《森林区划代码 森林经营单位编码规范》编制、意见征求、评审和发布;申报并完成2018年度《森林区划代码 森林资源属性因子编码规则》地方标准任务书报批和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起草。
(四)完善全省智慧林业建设管理各项制度规范。组织起草(修订)了《吉林省林业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试行)》、《吉林省林业厅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吉林省林业厅数据信息保密制度》、《吉林林业网信息报送采编操作规范(试行)》、《吉林省林业专网管理办法(试行)》、《吉林省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测办法》等一系列林业信息化工作相关制度规范,为推进全省林业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有序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局省共建合作协议落地
(一)完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中心(省级林业综合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方案编撰。在国家林业局信息办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近4000万元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监测中心暨省级综合管理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建设,作为先行启动项目纳入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总体规划。为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流程全公开,组织开展了设计方案网上征集活动。经过两轮专家评审会,形成了方案优化专家评审意见。这期间,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多方调研学习,吸收上海、贵州、广西等省(区)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家局信息化相关调研努力获取指导意见,力求项目建设思路和标准与国家级平台保持一致。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专家组长单位技术对接方案,经过多次优化整合,年底形成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监测中心(省林业综合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二)积极配合国家林草局推进国家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一是按照《推进国有林管理现代化局省共建示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分工方案》(办信字[2017]26号)文件要求,提出《吉林省林业厅关于贯彻〈国家林业局 吉林省人民政府推进国有林管理现代化局省共建示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分工方案的落实意见》。二是配合国家局推动总承建方吉视传媒等企业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垫付资金实施东北虎豹监测体系科研试点建设,努力拓宽PPP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三是配合做好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前期准备,积极开展省级需求调研和《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拟订工作。四是成立了局省共建示范项目吉林省领导小组,梳理各处室单位和基层林业的业务需求,形成详细的吉林省智慧林业建设(暨局省共建示范项目)顶层设计方案,推进全省林业数据和各类业务软件统一平台集约化建设,为东北生态大数据中心提供省级数据做好准备。
(三)全面启动空天互联网建设。2016年,我厅与长光卫星集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规划近3年设计并发射6颗林业专属卫星,可实现全国数据采集快速更新,最快达到7天更新一次。2017年1月9号完成搭载多种探测传感器的“吉林林业一号”卫星发射,标志着我省林业开始进入了“空天地”一体化的新时代。同时,获批国家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购买固定翼、旋翼无人机。 省财政配套500万元,购买固定翼无人机8架、单旋翼植保机5架、多旋翼无人机8架,采取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省林业厅购买服务方式低成本、高效率运维使用。无人机配合吉林林业卫星星座,能为森林资源调查、生态灾害预警监测、野生动物保护、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工作提供分辨率更高、覆盖率更强、重访周期更短的遥感信息服务,逐步形成太空有卫星、空中有无人机、地面有森林眼,三位一体的林业现代化空天地互联多维监测的“空天互联网”体系。
(四)推进国有林管理现代化智慧监管平台应用。作为第一期试点省份,配合国家局开展了国有林场智慧监管平台试点部署,对软件具体技术指标及参数进行实际生产对接,协助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完成试点任务。2017年12月份,集中在大石头林业局、敦化林业局等4个国有林业局进行了项目调研和信息采集、试报,全面掌握国有林区(林场)职工人员信息管理和组织架构,职工在岗、下岗、离退休人员的人事、工资、保障等各级、各类数据属性,为国有林场智慧监管平台标准化建设和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着力开展林业物联网建设。在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数字化超短波通信系统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要求,厅领导带队多次协调并亲临现场指导,协助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北京师范大学和吉视传媒公司,做好在珲春开展的东北虎豹监测试点工作。2017年末完成5个700MHZ有线无线融合网基站在防火塔上的安装和4个卡口监控、1个防火球台、6个野保摄像机、84个无线红外相机、110个野保相机的安装,实现500平方公里数据通信全覆盖,还组织从示范点到省厅、到国家局的视频信号通信等各种功能演练测试,为搭建集森林防火、林区野生动物保护等于一体的林业物联网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
三、创新政务服务机制,完善全省“互联网+”林业政务云服务体系
(一)做好林业政务服务系统迁移准备。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全省政务业务系统集中部署,数据资源集中共享,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建设目标,借省政务云平台和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契机,申请建立林业政务云计算数据中心,提出林业政务服务系统迁移方案,为全省林业系统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可靠支撑。目前,省电子政务办已批复我厅迁移方案,完成政务外网接入我厅工作,首次免费带宽为10Mbps。同时,与有关部门和省联通公司对接,完成第一期政务云资源申请,为林业政务服务系统迁移部署做好准备。
(二)完成林业专网拓尔思网站平台搭建。完成综合办公系统及移动办公系统的程序升级及试运行。开展林业办公网及综合办公系统升级工作。完成了林业办公网页面制作及专网平台搭建工作,完成综合办公系统及移动办公系统升级调研工作,并根据各处室及附属单位对办公系统的需求,对公文办理、网上办事、信息发布等工作进行了配套升级。完成了林业办公网及综合办公系统专网环境的部署,并通过总体测试,准备进行全厅部署。
四、加强智慧林业门户内容保障,有力提升林业网站群建设管理水平
(一)落实《吉林林业网站群集约化建设方案》。2017年全面开展吉林林业网站群集约化建设,各级、各类林业网站数据向省政务云统一网站管理平台的跨库迁移和归集,实现基于TRS WCM平台进行的全面改版和网站升级,林业厅主站已实现了94个子站的信息整合,网站年访问量达4584万人次,信息更新量8616条,浏览人数29.1万人次,最高点击量132.2万次,最高浏览量127.7万人次,日平均点击量12.4万次,日平均浏览量6.7万人次。吉林省林业厅被省政府评为网上宣传先进单位,吉林林业网被评为年度先进政府网站。
(二)开展吉林林业网站群绩效评估工作。继续做好年度网站群绩效评估工作,以评促建,不断提升网站群建设管理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日常的评估评测,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吉林林业网站群进行集中读网,确保站群页面内容正常更新、无安全除患,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不存在死链、错链、空链等情况。
(三)组织开展重大活动在线直播和重要政策在线解读。一是按计划组织并在网上发布基层林业单位在线访谈和林业走基层等特色栏目建设内容。2017年共组织发布基层林业单位在线访谈18次、林业走基层稿件13篇。二是配合省政府办公厅开展了“2017’中国•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和2017中国辉南龙湾杯象棋挑战赛活动开幕式网络图文直播。三是结合当前林业改革工作,依托省政府平台制作发布“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在线直播政策解读,组织发布图解及其它林业相关政策解读5期。
五、加大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夯实全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基础
(一)综合办公系统继续得到良好应用。2017年全年,厅机关通过公文流转系统发文462件、收文3269件,借助移动办公签批文件871件,实现厅机关高效便捷办公。吉林林业公文传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召开了国家春季防火视频会议、全省春季防火视频会议、全省安全生产会议、国有林场改革会议、扶贫情况汇报会议、国家林业局信息化工作会议等20余次;通过公文传输系统共发文45308件、收文38834件,有效提高了全省林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经费。
(二)优化新媒体平台建设内容。针对官方微信平台建设,将“吉林林业”微信平台菜单进行优化,选择时效性强、公众迫切需要、展览效果好的栏目进行加载,信息编辑方面选取以吉林林业网为依托,配合吉林林业网进行强化宣传,确保唱响林业声音,谱写生态文化主旋律。
六、加强涉林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整体提升日常运维服务保障能力
(一)对现有林业专网进行升级改造。完成省厅到审批办、老干部处、白城市芦苇局、通化市二道江林业局的林业专网线路建设;启动到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林业发展管理局、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林业专网线路建设;对通化市东昌区林业局、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榆树林业局、通榆县林业局、省林科院及厅本级林业专网故障设备进行了更换;对下一代防火墙、交换机、路由器及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确定选型及设备调试。
(二)加强全厅正版化软件使用管理工作。申请资金180万元,于10月18日完成正版操作系统和正版办公软件各500套货物招标工作,计划在2018年完成厅机关及附属事业单位的正版软件部署工作。
(三)高度重视涉林网络安全。针对5月份以来计算机病毒大规模爆发及网络攻击事件,为保证正常工作秩序及网上形象不受影响,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组织各地、各单位开展了网络安全隐患排查。拟订了《吉林省林业厅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为有效保障网络安全提供依据。
(四)强化培训提升全省信息化人才队伍能力水平。积极参加国家和省里组织的各类信息化相关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共90人次。按照国家林业局“十三五”信息化人才培训规划部署,举办了吉林林业网站群集约化建设单位网站管理员与后台操作人员培训班和吉林林业网信息员能力提升暨网络安全培训班,共培训11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全省信息化人才队伍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综合管理服务能力,为全省各级林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回顾2017年,吉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化与业务融合全面推进,信息新技术得到创新应用,电子政务应用成绩明显,林业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极大地提升了林业管理与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吉林省林业厅
2018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