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湖镇幅员面积
445
平方公里,辖区
16
个行政村,人口
4.1
万人,全镇林地面积
31200
公顷,其中国有林面积
16200
公顷,集体林面积
15000
公顷。森林覆盖率
70%
,活立木蓄积量
170
万立方米。负责管护全镇
15000
公顷集体林的就是北大湖林业站。多年以来,该站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中心任务,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服务升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4年,北大壶林业站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开展标准化林业站的建设要求,争取各类资180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省厅投资20万元,永吉县财政投资140万元,建设了513平方米的办公楼,购置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交通工具、GPS、风力灭火机等。窗明几净的办公环境、整齐完备的档案资料、宽敞明亮的培训中心……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切实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基层林业站的服务能力迅速提升。
北大壶林业站建立和完善了“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林业站服务窗口建设,为林农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林业行政许可、林权管理、林地流转、科技推广等服务,使林农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在村民办理事项的受理环节、办理环节、回复环节、跟踪评价环节都有林业站工作人员全程服务。凡是“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事项,都在林业站“站务公开栏”中公布服务事项名称、办事主体、办事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责任人等。对林业站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轮流值班、岗位职责、协调联动对接、责任追究制度。林业站工作人员做到文明服务,对前来办事的村民礼貌热情,语言规范,解答耐心,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获得全镇村民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集体林改后林地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化以及林农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使侵占蚕食林地、毁林复耕等问题日益显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此, 从2013年开始,北大湖镇林业站从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吉林北大壶滑雪度假旅游区自然风光的高度认识,启动了清收还林工作。
为有效排除清收还林的工作阻力,妥善处理经济发展、村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北大壶林业站充分认识广大林农群众在林权流转、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高效精准的服务需求,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在清林过程中他们疏堵结合,既有严格执法,依法打击,更主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产业引导、大户示范,组织项目推介、与北华大学共建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参观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让农民放开眼界,卸下包袱,调动农民参与清收还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截止到2015年年末,全镇清收林地7040公顷,实施还林6280公顷,无论是停耕数量还是还林质量,都位居吉林市前列。
为巩固林业改革和清收还林成果,使北大湖林业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林业站指导农民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带领农民闯出一条增收致富新出路。明确了“依托林业资源优势,依靠北大壶滑雪场和长吉图旅游开发带知名度的辐射作用,走“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最终建成林业产业经济与开发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镇”的发展思路。全镇组建了平欧大果榛子、金红苹果、绿化苗木等24家产业协会,成立了“永吉县花果山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100户。通过协会和合作社,各基地间的成功经验、市场行情等信息得以及时交流和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各产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让种植户实现“抱团取暖、合力生财”。目前,全镇共建立花卉基地650公顷,金红苹果基地680公顷,特殊葡萄基地150公顷,大果榛子基地242公顷,林下药材基地120公顷,林蛙养殖基地3800公顷,柞蚕放养基地1800公顷,养殖梅花鹿2800只。
近年来,北大湖林业站获得“吉林市十佳林业站”、“吉林市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20多项,在林业站全体职工的努力下,一个宁静和谐、科学发展的现代化林区,在吉林大地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