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颂党 党恩难忘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干事    时间:2021-05-29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打从记事起,这段熟悉的旋律便时常在耳边响起。当时并不知晓其中的含义,等到渐渐长大,从生活中、书本里听闻了一段又一段党的历史,知晓了一个又一个党员同志舍己为人的故事,我对党的认识也慢慢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从反帝反封建,到成立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最终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始终坚定不移的践行着宗旨,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让我钦佩,让我热爱,让我义无反顾,用一生去信仰。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两难境地,外受列强侵略,内有封建势力剥削,广大劳苦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各阶级也做出了不断尝试,想要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来挽救当时的中国,但都以失败告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充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成立了新中国,在这艰苦卓绝的胜利背后,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长眠的英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三大改造推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初级阶段,改革的春风更是吹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安徽省小岗村签立“生死状”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同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提出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幕。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开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在中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的传统认识。改革开放使国家和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呈几何式增长。新时代下,改革开放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国,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0年,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新冠肺炎席卷全国,每天新增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让全国陷入恐慌。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下达关于应强防控工作的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了在抗疫斗争中的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非常时期,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疫一线,在高铁上依然不辞辛苦的研究医学资料,只为更快控制住疫情蔓延;张伟基老书记自掏腰包捐赠6000个口罩,他说退休不能褪色;杨俊志不休不眠,紧抓疫情防控落实,牺牲在去医院途中,用生命诠释了“疫情不解除,人员不撤离”……他们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挡在疫情面前高大的身影每每让我们热泪盈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也更加深切的意识到,风雨袭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

  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各地各部门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取得全面胜利,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我所在的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在没有包保任务的情况下,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对40多名在籍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开启校内助学帮扶工作,用爱心点亮寒门学子求学之路,让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又谱新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这一百年的风霜变化,党始终在摸索中前进,理论联系实际,所取得的伟绩是世界上其他政党难以超越的。越了解历史,越能感受到祖国的日渐昌盛,越能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是多么骄傲生于中国,成长在党旗下。我热爱中国共产党,愿意做汪洋红海中的一颗小小红星,跟随党的领导,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将青春与汗水奉献于国家,奉献于群众,奉献于我热爱的中国共产党。(李丹)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维护:吉林省林业信息中心
地址:长春市亚泰大街3698号 联系电话:0431-88628191 备案号:吉ICP备05001602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5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