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

信息来源:    时间:2023-03-05    

  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形条件复杂,东部有浩瀚的长白山原始森林,西部有辽阔的松嫩平原,是全国重点林草省份之一。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比较完备的保护体系和多年前实施的全面禁猎等各项保护举措,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一、野生动物资源及保护情况

  全省已记录有脊椎野生动物60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3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0种。按管理部门划分,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24种,渔业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2种。

  2021年10月12日,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向社会公布最新制(修)订的《吉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吉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多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及其栖息地恢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1996年吉林省人大做出全面实施禁猎决定。2001年省人大、省政府又通过并出台了《关于继续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和《吉林省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实施办法》,着力推进全面禁猎法治化进程,形成刚性约束。2006年10月,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吉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及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制度,有效地缓解了保护与民生之间的矛盾冲突。2018年以来,为有效应对野猪非洲猪瘟、鸟类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以东部地区野猪非洲猪瘟和中西部地区鸟类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为区域监测防控重点,着力构建重点覆盖、布局合理、管理有效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格局建设,全面加强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工作。自1983年起每年四月份组织开展全省“爱鸟周宣传”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2020年初以来,严格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禁食野生动物决定精神,全面完成全省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工作,各级林草会同公安、市场监管、海关、农业农村、畜牧等部门,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形成强有力震慑。不断加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合作,全面提升野生东北虎豹、中华秋沙鸭等旗舰保护物种的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经过多年努力,全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显著,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增长。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以上。白鹤每年春秋两季在吉林省停歇觅食数量平均在2000只左右,最高峰时近4000只,停歇时间长达4个多月。吉林省有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约145对,占全国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90%以上。

  二、野生植物资源及保护情况

  全省已记录维管束植物22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有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39种。按管理部门划分,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管理的有23种,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7种。

  为保护省内自然分布的国家级及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吉林省开展了国家第二次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建立了多个以东北红豆杉、长白松等珍贵濒危野生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强化各级各类保护地管理力度,使境内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指导实施了一批科研保护试点项目。有“植物活化石”“国宝”之称的东北红豆杉和有“美人松”之称的长白松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成效良好。据统计,分布在延边州和龙市、汪清县、珲春市的东北红豆杉近10000株,分布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长白松近1000株,且种群数量呈增长扩散态势。

主办单位: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维护:吉林省林业信息中心
地址:长春市亚泰大街3698号 联系电话:0431-88628191 备案号:吉ICP备05001602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05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