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来源:吉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防治科
发布时间: 2021-11-11 09:18:00

  强化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高疫情监测调查和封锁除治效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要、监管为重的防控理念,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全面防控、及早拔除的目标要求,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开展疫情防控攻坚,坚决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严重发生和扩散蔓延势头,维护我省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防控。依法依规履行防控职责,落实防控措施,强化防控监管。

    ——坚持系统治理。全面开展疫情调查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快速封锁处置

  ——坚持精准施策。坚守疫情防控底线,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除治成效。 

    ——坚持属地负责。落实疫情防控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各级林长目标考核体系。

  三、防控目标

  全面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应施调查寄主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强化检疫监管松木及其制品复检率达到100%;强化疫木监管,疫木山场除害处理率达到100%从疫情确定之日起,实现一年拔除、两年巩固疫情防控目标

    四、分区管理

  根据我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分布情况及生态区位、地理位置、松林分布特点,将全省划分为重点防治区、重点预防区常规预防区。

  (一)重点防治区。将我省确认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划为重点防治区,全面监测、每月巡查,内防扩散、外防输出,集中攻坚、定点清除,实现当年无疫情

  (二)重点预防区。将具有重要生态、经济价值需特别保护的区域及与疫情发生区相邻县级行政区划为重点预防区,全面监测、每月巡查外防输入,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三)常规预防区重点防治区和重点预防之外区域划常规预防区,全面调查,每两月巡查一次,严防输入及时发现,封锁扑灭。

      五精准施策

  (一)强化疫情监测。人工地面监测与航空航天遥感监测相结合,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普查与日常监测制度,实行疫情监测网格化管理,统筹护林员、乡镇及林场管护员、社会化组织、林草资源监测机构等力量,开展以小班为单位的精细化疫情监测,做到监测范围全覆盖。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发生底数和动态,如实填报《松材线虫病普查统计表》《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汇总表》,对病死树进行精准定位标记,落地上图。严格执行新发疫情应急报告制度,加强疫情数据管理,强化疫情信息核实核查。

   (二)严格疫源管控。确认疫情地区要设立现场第一责任人,落实疫情山场管控责任,坚持先封后清原则,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疫木清理,严防疫木流失。完全封锁的疫情发生林分要与周边林分有明显的隔离措施,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科学布设检疫哨卡,强化疫情检疫阻截,严防疫木人为传播。实行疫木定点集中处置和全过程跟踪监管,就地就近有序开展疫木无害化处置。建立疫木处置台账,建立谁签字谁负责责任追溯制度。开展疫木溯源追查,对疫情发生区松木及其制品来源进行倒查追溯疫木源头

  (三)强化疫情除治。县级疫情发生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案,将防治范围、面积、技术措施和施工作业量落实到小班,并绘制发生分布图、施工作业图表,经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重点防治区病死(濒死、枯死)松树采取即死即清措施,对松科古树名木、优势木、目标树进行施药保护,辅以媒介昆虫防治,最大限度避免造成新的损失

  重点预防区松树占比较高、死树量大且适宜更新改造的小班(区域)采取择伐(小块或带状皆伐)方式,结合造林项目,进行珍贵阔叶树改造更新。对松林面积小、疫情入侵威胁相对较轻的小班,加大阔叶树补植补造力度。对区内和毗邻区松树占比较低、枯死树量少的林分,采取优势松树打孔注药方式,构建外沿保护屏障,降低疫情传入风险。对人工清理难度大、偏远区域的松林,采取先封后治策略,在松林周围适时投放天敌昆虫,控制虫口密度不上升,同时对周围松树进行打孔注药保护,形成阻隔屏障

  常规预防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对松林面积小、枯黄枯死发生程度轻区域的病死(濒死、枯死)松树,当年发现、当年伐除,防止媒介昆虫滋生蔓延;以小班为单位,加大枯黄枯死木采伐更新和抚育改造力度,改善林分健康条件。在枯黄枯死木采伐更新和抚育改造力度的同时,突出对大径材、松科名木古树等打孔注药保护。

    (四)严格检疫执法。加强木材检查站和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建设,强化对松科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禁疫区苗木、疫木及其木质包装材料非法经营和流通。严格监管木材市场、木材加工企业,规范疫木安全利用的企业经营、加工行为,严格在安全期内进行生产加工,确保彻底除害到位。坚决取缔不具备加工资质、能力的企业。加大执法力度,加密巡查频次,严厉打击非法采伐、收购、运输、经营加工、偷盗疫木、疫区苗木外运和输入等行为,确保不发生跨境违法调运事件,全面阻断疫情人为传播

  (五) 开展联防联治。国家林草局指导下,深入开展“蒙辽吉黑”四省区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工作,加强与其他三省区在“信息共享、防控联动、策略共商”方面交流配合。建立市、县级联防机制,统一疫木清理时间、技术标准、监管措施,开展联合检疫执法,消除疫情防控盲区,杜绝疫情交叉感染传播等人为漏洞。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在指挥部统一组织下完成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

  (六)严格防治验收。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制定疫情防治作业验收办法。市、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疫情防治作业现场进行防治作业质量验收防治效果验收,验收合格的开具验收合格证明,不合格的责令立即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问责。随时开展防治质量检查适时开展“回头看行动,坚决防止出现疫情反弹。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防控责任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省森林和草原重大突发性生物灾害应急处置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行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切实把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纳入林(考核内容。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和跨区域协同合作,形成防控工作合力要严格督导考核,切实把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对疫情发现不及时少报、迟报、漏报、瞒报疫情封锁除治不力的,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规定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严肃追责。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起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全力做好疫情处置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健全机构队伍建立健全森防检疫机构,加强防治检疫专业人才和队伍建设,合理配备人员力量,保障疫情应急处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强经常性专业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演练,不断提高专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资金保障按照《生物安全法》《森林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将疫情防控纳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体系,落实防控经费,拓宽疫情防控资金投入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四)加强科技支撑。积极调动支持省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加强疫情防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瞄准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完善防控技术标准体系。

  (五)加强科普宣传。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法规、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大力宣传松材线虫病疫情危害的严重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定殖繁衍的隐蔽性、经济生态的破坏性,让疫情防控知识进村入户,让抵制收集、存放、使用疫木及其制品等成为自觉行为。要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多种渠道报告疫情、举报涉疫违法行为。要在疫区交通要道、村头路口、除治山场等醒目位置设立宣传标牌,与相关企业(单位、个人)签订知情承诺书,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努力营造群防群控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