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到了我这个年龄,都开始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和忧伤。这种忧伤不是青春少年对生活和情感无端的感慨,而是很具体的工作、朋友、家务事、同事……我们生活在各个不同的网络中,繁琐而沉重。我常常想跳出去,走出去。虽然只是暂时的。
新红老秃顶海拔1589米,山顶寒冷,不生高树,是一个神秘的去处。在槐花馨香弥漫的时节,我们踏上去老秃顶的路。柳絮纷飞,杨花乱舞,远望群山,青碧的翠绿正一点点放老,山石土色正逐渐被苍绿关闭。风迎面而来,在槐花的香气中,暂时吹去我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压力。
出了市区,行驶二十多分钟,车拐到了水泥村路上。春游是年年有的,似乎都是在麻将、扑克和酒水间恍惚而过,没有更多春意的感觉,似乎跟每一个应酬场合都是一样的。在平淡和庸碌中,我不再有激情和发自内心的快乐,不再有在自然中真正勃发的性情。
然而这次不同。我们去的是人迹罕至的野山,几个同事一拍即合,想从内心深处去挖掘一份年轻,一种挑战,一点坚持,或者自我的超越……
汽车在水泥路上又奔驰了四十多分钟,经过三四处村落后,便是在森林间了。快到山脚下,看见最后一户人家,宁静地守在大山深处。原任集安市委书记许才山先生,特别欣赏老秃顶独特的景色,不但写下了“一上高台万里秋”的诗句,还将村村通公路一直修到老秃顶的山脚下。
水泥路尽了。一下车,一阵清凉迎面袭来,顿时拂去初夏骄阳的火热。绿树荫浓,层峦叠翠,有的树上还缠绕着葛藤,一切都是不曾修饰的自然。一条清冽的溪流在山涧中哗哗流淌着,更增添了一丝清幽和古意。若想登老秃顶,需经过一座横跨深壑的双木桥。不过我们不敢冒险,绕了远,下到涧底再爬上去。
缘溪而上,山路崎岖,满眼是森森绿意,耳畔是深谷溪鸣,空气中散发着草木的清香。这条溪是由两个山涧的溪水汇合而成的。走到汇合处,两个山涧间是窄窄延伸下来的山脊。从一条陡峭的小路攀上山脊,我们开始顺着山向顶峰进发。
许多年没有爬这样的野山了,实际上仅仅是爬山人踩出的一条小路,因为太陡,在窄窄的山脊上折行向上。好在树根或山石盘结着泥土,形成不规整的阶梯。路不滑,每一步都还结实。
林下泥土比较干燥,植被不多,树影斑驳挡住了骄阳。汗水很快流了下来,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艰难。只是满眼的绿和耳畔的鸟鸣,还有不停变换的风景,让我具有了爬行的动力。身体最疲累的阶段过去了,感到自己仍然有一种坚持。
再向上爬时,树影的斑驳越来越稀疏了。一路多见各种阔叶杂树,以枫树居多,还有柞树、水曲柳、刺楸,以及珍贵的天女木兰和黄菠萝。一棵棵树直立向上,高高地擎起一方蓝天,努力争取着一份阳光。树叶也不再是青翠欲滴,而是呈现出一片嫩绿鹅黄。
歇了又歇。看到两株枯老的鱼鳞松后,曾来过这里的同事说,我们已经爬了一多半了。向密林深处望去,看到了几棵白桦的影子。白桦是耐寒的树种,在这原始的生态中,往往分布在这高寒之地。这里是一片针阔混交林带,几人合抱粗的柞树,笔直插入高空的云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
空气中已渐有一股清凉。林下的植被也逐渐变得茂盛,几种大叶植物和蕨类尤为繁茂。杂草遮住泥土,泥土黝黑、松软而潮湿。树也都变矮了,不超过三四米,像略放大的盆景。空气无比透明,阳光无遮无拦地一缕缕射下,直接却不热烈。偶尔有一两棵高高的桦树,纯洁多姿地映在晴空,正刚刚发芽。
在这充满生机的林下植被间,能看到自然选择留下的残酷痕迹。在这高寒地带,只有少许树种生存了下来,它需要更耐寒冷和暴雪,也要更能承受狂风骤雨的磨砺。在这平静祥和的春光中,有许多连根倒下的树,黑褐的枝干掩映在草丛中,一点点风化腐蚀着。还有一些树,不知经过多少次冲刷和狂风的肆虐,树根一条条祼着,却仍然紧紧抓住泥土,挺起鲜艳的生命。一切都保持着完全自然的原始生态。
隐藏不住内心的激动,穿过挡住了小路的灌木丛,我终于看到了全是草坡的山顶!齐膝深的叶片肥厚的草,绿得让人陶醉,一层层缓缓向上,直至看不清的山坡那边,视野宽阔得让人神驰。这人迹罕至的高寒处,纯净的蓝天,清冽的空气,似乎让人忘却了尘世中所有的烦恼。
从无树的地方到极顶还有数十米距离,我们欢呼着,笑着,叫着,奔向山顶。向四周望去,山川尽在眼底。最显眼的是那接近山顶的岳桦林,白的干,红的枝,一棵棵像半打开的折扇,佝偻着身躯,在这高寒之地坚韧地生长。有一面坡,至山顶五六十米间无树;另一面坡,树木距山顶只十余米。那一片广阔草地的绿啊,简直无法形容。
草丛中,出现了几个采菜人的身影,三五一群,背着沉重的收获。现在,山下的各类野菜早已变老,而在这高山之巅,各类野菜才刚刚发芽,肥嫩而天然。他们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爬到这里采山芹菜、水芹菜或蕨菜,采满几袋子,下午赶到城里去卖。他们就是人群中的岳桦吧,凭着辛劳和坚强,面对着漫长而艰辛的生活。
环顾着远方一层一层的群山,我的胸怀变得无比开阔。我张开双臂站在极顶,迎着荡荡山风,感受着那种无与伦比的清爽世界。同事们叫起来了,一群群鸟叫起来了,还有那不知名的小虫子,也吱吱嗡嗡地叫起来了。我沉醉了,在这样一个苍茫的所在……
必须得下山了。来时并不感觉陡的山,往下去却感到了险峻,紧张地控制住摇晃的身躯,小心翼翼地走着,不敢再看四下的风景。一路歇歇走走,下山无风景,也就不再有向往。这就好比人生吧,不会总有那么多精彩,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一步步看准前方,看准脚下……(宋旭)
--------------------------------------
初审:刘燕妮 复审:程莹 终审:孙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