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生态文明>林区民生

四方顶的守护

  这些年,四方顶子很火,一年四季,总有一茬又一茬,一拨又一拨的摄影人和游人往山上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四方顶美!太美了!不论是春的黄花,还是夏的绿野,秋的红叶,冬的雾凇,四方顶的景色,都美得让人迷醉、疯狂。四方顶的美绝对是人们在梦中见过的美,那种美是童话!是仙境!便像是传说……

  这么美的地方可得好好守护,如果没有人看守,枯木天堂里的枯木就会被附近的村民捡家去当柴烧!春天开得遍野的蒲公英就会被人挖走!那怎么行!

  

  照片上这个人叫杨向伟,就是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默默地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四方顶。他当上四方顶的守山人后,就将家搬到了山上,每天巡山看守,尽职尽责;而且,多年前山上还设有几十米高的铁塔,供观察火情,他每天还要早晚登塔二次进行观察瞭望。和他一起守护这座山的还有他美丽的妻子,温暖陪伴他在山上的小房子里,小房子里的小火炕每天都烧得热乎乎的。

  现在,人们都说四方顶是魔界,是原始洪荒之初的样子。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地政府的重视,这些年,政府严厉打击非法破坏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也成立了保护基地,一共有21851亩被破坏的森林资源得到还林。如今,这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总面积2.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2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7%,素有辉南县“小东北”之称。奇观异景,浓缩世间山水精华,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其古朴、自然的原始风貌深蕴巨大的开发潜力。

  那么四方顶除了原始森林、枯木,都有哪些野生动物呢?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我的一次经历说起。

  因为喜欢四方顶的风光,我一年四季总要往上跑几次,去的次数多了,就和小杨混成了熟人,每次上到山顶,必先进小房子里坐在热炕上和小杨唠几句。

  有一次,我一个人走在四方顶的栈道上,听见两声狼叫传来,山里很空旷,听不出狼叫的地方有多远,想到来四方顶那么多次还第一回听见狼叫,心下咤疑,全身毛孔也立了起来,环顾四周,无甚狼影,倒是见远处一群牛在悠闲的依旧吃草,想想狼来了,这牛应该是最怕的,怎不见惊慌?莫非是有人装狼叫?揣着疑问,一路警惕,走到山顶进了小杨的房子,忙问小杨这山上有狼吗?我刚才听见两声狼叫。小杨笑了:哪里有狼,我在这八九年了,连个狼影都没见着。你听见的可能是山里有人装狼叫着玩的。小杨轻松的说着,怕我不信,又说,这山上放着牛,都没人看,有时晚上也扔在那,如果有狼,谁还敢往山上放牛?小杨这样一说,我倒是信了。

  我又问了他这山上为什么没有狼?小杨说可能是这些年封山育林的原因,山上的林子如果没人砍伐,十年八年就长起来。森林长起来了,野生动物有地呆了,就不往出跑了。当然也就看不见了。我又问他那有没有看到过别的野生动物?小杨说,四方顶上能看到许多有趣的动物,有长着毛茸茸大尾巴的松鼠;有呆呆傻傻的狍子;有尖嘴獠牙的野猪,还有蛇,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动物。我问,蛇有毒没?小杨说蛇不知道是不是毒蛇,他见过最长的一条蛇有两米多长,那是几年前的春天,有天早起来见屋地上圈着一团黑东西,一看吓的他浑身冷汗就下来了,那是一条大蛇,好一会儿定定神寻思得想办法把这家伙弄出去啊,见蛇一直圈在地上,也不动,小杨壮着胆出去找了一个长木杆,费老半天才把那条大蛇挑出屋外。那蛇有他胳膊粗。小杨摸着自己胳膊边说边形容,一付心悸的样子。他在山上快九年了,也就经历那一次惊魂时刻。好在那蛇可能是冬眠刚醒,觉得冷跑进他们房子,并没有想伤害他们。后来,房子换了铝合金窗户和门,再也不担心蛇会进屋了。

  我又问了野猪的情况,小杨说野猪样子挺凶挺吓人的总是成群活动,有时十只八只,多时几十,不过不主动攻击人。野猪体形大,四肢短而有力,它们非常灵活,力气也大,嗅觉也很发达。早些年,由于毁林开荒,滥砍滥伐,山上的缓坡和平地都种上了庄稼,山区森林里的开荒地就达2000多亩,山林变小变少了,野猪就往山下跑侵害耕地。野猪繁衍速度非常快,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数量增长,曾有几个相连的村共3000多亩地,而遭野猪侵害的就达600多亩。野猪又是国家保护动物,也不能抓,老百姓拿野猪没办法。近几年好了,国家有政策了,不仅封山育林,还退耕还林,山林渐渐恢复生机,重现茂密,野猪就很少下山了。

  小杨说,他很高兴能做为一名光荣的护林员,看山人。现在森林不仅得到了恢复,生态资源也丰富了,夏天时他每天在森林里边巡视,常能挖到林下天麻、贝母、五味子、野山参等药材;或者采采大叶芹、蕨菜、刺嫩芽、猴腿、榛蘑、木耳、猴头、羊肚蘑、核桃、榛子、松子、山葡萄、圆枣子等山珍,有时和野猪偶遇,野猪一看见他,麻溜掉头快快乐乐的往森林深处跑。

  虽然当看山人工资不多,但是杨向伟喜欢这个工作,喜欢四方顶。如今杨向伟在山上已经生活了快九年了。在山上做看山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有胆量,还要耐得了寂寞和孤独,毕竟一年年守着大山上的那几间小屋,寂寞孤独那种煎熬的滋味儿不是谁都受得了。

  如今的四方顶,常有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只要有人来,杨向伟便和妻子为摄影师们热情的安排起居、准备饭菜。现在,上山前不预订,山上的小火炕你就别想了。更让人惊喜的是杨向伟在和摄影人的交流中,学会了摄影呢。

  •  
    关闭
    X
    林业厅政务微信
    X
    林业厅政务微博
    X
    林业厅手机二维码